新的茶文化風景

台灣的茶香,不只來自山頭的風土,也來自四季綻放的花朵與香草。
從傳統的「窨花茶」到融合西式調香概念的創新配方,
我們重新拾起記憶裡那些熟悉卻漸漸淡去的氣味──
茉莉的清新、玉蘭的幽雅、野薑花的濕潤甜香,甚至是一把月桃葉、一撮刺蔥籽。

這不只是一次花與茶的重逢,更是台灣土地的氣味,被重新泡進我們的日常。

讓香花與茶對話──慢工換來的柔香

古早時代,香氣來自時間與手藝,而非添加物。
窨(ㄧㄣˋ)製,是一種讓茶葉「吸香」的傳統工藝。

製茶師會在花開最盛時,將新鮮香花與茶葉交疊堆放──
茶是乾燥的,花是濕潤的,
在密封的空間裡,花香緩緩揮發、茶葉則靜靜吸附。
這是一場氣味的對話,也是一種時間的等待。

一旦香氣滲入茶心,還需細細挑除花瓣,只留下香而不留花。
這樣的茶,沒有香精的濃烈,卻有天然氣味的層次與餘韻。

窨,是藏,是等待,
是讓一朵花的靈魂,永遠停留在一片茶葉上的技藝。

窨製工藝 I:採摘與理花

清晨的第一縷光,喚醒了含苞未放的花朵。此時的花香最為清新、純淨。家人們齊心協力,細心挑選、理花,確保每一瓣花材都保持最佳狀態,為花與茶的結合打下完美基礎。

窨製工藝 II:茶胚與花靜置發酵

茶葉與鮮花層層交疊,靜置於密封空間中。花吐露芬芳,茶靜靜吸附。這是一場無聲的對話,隨著時間流轉,花香緩緩融入茶心,孕育出令人驚豔的芳香層次。

窨製工藝 III:烘焙茶胚

當花香滲入茶葉後,茶胚需經過低溫慢火的細緻烘焙。這一步去除多餘水分,延長保存,同時鎖住茶與花交融的香氣。火候需精準掌握,方能成就花茶獨有的清雅與和諧。

窨製工藝 IV:起花

最後,製茶師會細心挑除花瓣。保留的是花的靈魂,而非花的形體。只聞其香,不見其花──正是傳統窨製工藝的精髓。如此,茶湯入口清雅純淨,沒有花朵殘留的苦澀,只有恰到好處的芬芳。

創新之葉:茶香的新生命

2024年,鹿苑啟動「風味實驗室」,
開始一場島嶼嗅覺計畫——
以天然茶葉✕在地花材為核心,
透過傳統窨製工藝,探索茶香、花香與台灣風土的自然對話。

一年間,我們測試近百種台灣花卉草本,組合十餘種不同風味,
每次實驗都是香氣的試煉,留下許多幕後紀錄,
也逐漸建構出屬於台灣的島嶼風味樣本庫。

{ 香氣地圖 }

移動滑鼠,探索不同茶葉、香花、草本與香料的特色。

{茶葉}

綠茶

青草香

海苔味

嫩豆香

清香烏龍

花香

奶香

甘蔗味

焙烏龍

烘焙香

木質調

蜜糖香

紅茶

肉桂香

果香

薄荷涼感

{香花}

茉莉花

亞熱帶島嶼夜晚的清甜花香,帶果香與綠意

玉蘭花

寧靜庭院裡的濃郁花香,帶粉質花韻與醇厚

桂花

初秋果實成熟時的蜜甜花香,帶初熟的黃果香與溫潤

野薑花

山林間的辛香花氣,帶果香與微微薑辣的鮮爽

月桃花

台灣原生的馥郁花香,帶草本清新與淡淡辛香

百合花

盛夏庭園的馥郁花香,帶甜潤蜜感與穿透力

穗花棋盤腳

夜裡花串如流蘇綻放,帶紫羅蘭、香草和巧克力氣息

金銀花

白黃相間花影,帶清甜瓜果的悠遠香氣

{草本與香料}

芳香萬壽菊

柑橘香

青草味

微甜草本

八角

甘甜

香料味

微辛木質

月桃葉

清涼感

微辛

青草香

刺蔥籽

檸檬香

微麻感

草本辛香

馬告

檸檬香

辛香

微木質

台灣土薄荷

涼感

青草香

泥土氣

胡椒

辛香

木質味

溫熱感

艾草

淡雅

微苦

回甘

{ 風味實驗室|研究重點揭密 }

窨製花朵特性 >> 香氣的基礎

花不是隨摘即用,必須符合條件:

  •   產地與安全:台灣產、可食用
  •   窨製前靜置:去除多餘水分,避免茶葉受潮
  •   香氣潛力:花香濃淡隨季節與批次不同
  •   最佳採摘時機:含苞花香清新持久

#每一朵花,都是影響茶湯香氣的變數

茶葉本身的底蘊 >> 承托香氣

茶葉是香氣的骨架,不同茶葉吸香能力不同:

  • 品種選擇:不同茶種(綠茶、烏龍、紅茶)吸香效果不同
  • 製程影響:發酵與焙火程度會改變茶湯口感與香氣融合度
  • 水分與揉捻:影響茶葉吸香效率與釋香速度

#選擇與花香相容的茶葉,是風味平衡的基礎

風味組合挑戰 >> 氣味的平衡

花茶是一場排列組合實驗:

  • 花香易搶戲 需透過順序、比例、沖泡時間調整
  • 茶葉為基底 穩定支撐,讓花香不凌亂
  • 草本與香料 延伸前中後段風味,補足層次

#每次比例微調,都是新的風味樣貌。

原料顆粒大小 >> 風味釋放序列

茶葉與香料的顆粒大小,影響香氣釋放曲線:

  • 顆粒越細或越平面 → 香氣釋放越快,前段香氣突出
  • 顆粒越大或越緊實 → 香氣釋放延緩,延長尾韻

#顆粒控制,形塑香氣的延伸與層次。

前中後調的曲線 >> 風味完整呈現

每一口茶,都像一首完整的樂章,
隨著沖泡的時間與次數,層次逐步鋪展。

前調清新,中調馥郁,後調溫潤,
風味交織出立體而生動的感官體驗。

在地生活記憶 >> 島嶼的香氣樣本庫

香氣不只是風味,更是生活記憶:

  • 窗邊茉莉 → 亞熱帶島嶼的富撓與繽紛
  • 廟埕月桃 → 祭典與日常交錯的安定感
  • 夜市八角 → 街邊小吃的人間煙火
  • 河畔野薑花 → 濕潤山林微甜氣息

#每一口花茶,都是台灣的一頁記事。

最終我們選用四款代表性花卉──茉莉、玉蘭、桂花、野薑花,
搭配芳香萬壽菊、月桃葉、刺蔥籽、八角等在地植物,
與四種代表性的台灣茶葉共同窨製,
茶湯因此展現自然的花香、果香與草本氣息。

這些花與香料不只是風味的來源,
更承載台灣的土地記憶,
使茶葉獲得新的生命。

每一口茶,都是嗅覺與味覺上的「島嶼記憶」。

窨花尋芳|鹿苑花茶的島嶼風味地圖

這四款茶,是鹿苑根據在地花材與茶葉特性打造的「台灣氣味風景島嶼香氣地圖」:

日頭正好

茉莉×綠茶×芳香萬壽菊×土薄荷

晨光灑落、日氣初升的時刻。茉莉的純淨、萬壽菊的果香,再點上薄荷的涼意,如夏日島嶼的第一縷海風。清新透亮,是一杯喝下就醒來的茶。

#百香果感
#薄荷涼感

開花彼時

玉蘭×清香烏龍×月桃葉×白菊花

有玉蘭的端莊與月桃的樸實,是信仰、日常與自然的交織。輕啜入口,如午後家中窗邊吹來的風,攜來一縷熟悉的花香與安穩。

#清雅花香
#甘甜醇厚

照起工

桂花×焙香烏龍×八角

一款帶著人情味的熱鬧花茶。焙火的厚香、桂花的溫潤與八角的微辛,如同夜市巷口的滷味香氣,豐富卻不張揚,喝來暖心又踏實。

#桂花清香
#辛香料

光映映

野薑花×紅茶×刺蔥籽

野薑花的輕甜與刺蔥籽的山野辛香,在紅茶的穩重中綻放,是穿過山徑後聞到的草木氣。層次鮮明,像午後山霧裡的一束光。

#薑
#青檸尾韻

茶,是嗅覺的文化敘事

香氣,是時間的影子,
也是人與土地的記憶紐帶。

這些花草,或許你曾在童年的窗邊、祭祀的供桌、夏季的溪邊聞過。
今日,它們成為一泡花茶裡的柔光,是在舌尖重逢的地方記憶。

我們邀你,一起喝進這座島的味道──
傳統與創新,香花與茶葉,
共同發酵出「新的茶文化風景」。

帶一款島嶼風味回家

日頭正好

茉莉×綠茶×芳香萬壽菊×土薄荷

開花彼時

玉蘭×清香烏龍×月桃葉×白菊花

照起工

桂花×焙香烏龍×八角

光映映

野薑花×紅茶×刺蔥籽